Linux系统如何查看IO使用情况执行 iostat -xm 1 命令会显示关于系统磁盘I/O使用情况的实时报告,并每秒更新一次。以下是对 iostat -xm 1 命令执行结果的详细解释:
每列说明:
rrqm/s:每秒从磁盘请求的合并读取请求数。
wrqm/s:每秒向磁盘请求的合并写入请求数。
r/s:每秒从磁盘读取的I/O操作次数。
w/s:每秒向磁盘写入的I/O操作次数。
rkB/s: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(单位:KB)。
wkB/s:每秒向磁盘写入的数据量(单位:KB)。
avgrq-sz:平均每个I/O请求的大小(单位:扇区,默认为512字节)。
avgqu-sz:平均I/O请求队列的长度。
await:I/O请求的平均等待时间(单位:毫秒)。
r_await:读取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(单位:毫秒)。
w_await:写入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(单位:毫秒)。
svctm:I/O请求的平均服务时间(单位:毫秒)。
%util:磁盘的使用率,即每秒有百分之多少时间用来处理I/O操作。
解释示例:
Device: rrqm/s wrqm/s r/s w/s rMB/s wMB/s avgrq-sz avgqu-sz await r_await w_await svctm %util
sda 0.00 0.77 0.77 0.21 0.01 0.00 29.35 0.00 1.20 1.08 1.38 0.11 0.01
sda:磁盘设备名称。
r/s 和 w/s:读取和写入的I/O操作次数。
rMB/s 和 wMB/s:每秒的读取和写入数据量。
avgqu-sz:平均I/O队列的长度,表示系统中处理的I/O请求平均数。
await:平均I/O请求的等待时间。
%util:磁盘的使用率,值为0到100之间,100表示磁盘处于完全利用状态。
用途:
通过 iostat,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磁盘的使用情况,识别磁盘瓶颈,优化系统性能。
通过分析每列数据,可以了解磁盘I/O活动的情况,帮助识别系统瓶颈以及优化磁盘性能。
通过解读 iostat -xm 1 命令的输出结果,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磁盘的I/O使用情况,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有用的数据参考。
©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平台声明:文章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